您现在阅读的是
我看书斋www.5ksz.com提供的《病弱万人迷重生了》390-400(第8/13页)
?
第 398 章 斩妖邪(下)
凌原暴跳如雷:“你说我不如一条狗?!”
“错。”黑衣人道,“我说的是你们两个加起来,不如一条狗。”
“你——”
“闭嘴!”庄澜黑着脸,喝止了凌原。
舟多慈也黑着脸。
到底是谁说这俩傻小子像自己的!他舟多慈何曾在嘴上吃过亏?
他要找出那人,夺其气运,让他以后切西瓜全是皮没有瓤。
两位少年相互对视一眼,各自握紧手中的剑,看样子是要与对方一决高下。
“什么?为什么不喊人?!”舟多慈在墙上大呼。
只是他的提醒不被听见,只听两位少年各自低语。
“若是击败此人……”
“……必能让仙师对我刮目相看。”
舟多慈一拍脑袋,捂住眼睛不忍直视。
黑衣人万般不屑,冷笑了一下便刺了过来,一剑撂倒两人。
两声惨叫之后,他没有多余行动,直冲院门而去。
谁知静若无人的无心苑忽然院门洞开,门板砰地一声摔在墙上。
“?!有人?”
黑衣人刹住脚步,惊疑不定,不敢上前,向两个嗷嗷滚地的小崽子问道:“你们的狗主子不是走了吗?院里的是什么人?!”
两少年对视一眼。庄澜脑子灵活,连忙接茬道:“这院里住的是阮仙师与他道侣,你说还能是谁?”
也渡离开了此地,那剩下的,就只有也渡的道侣——舟多慈。
“舟多慈飞升十年,总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忽然苏醒。”黑衣人声音一顿,“难道说传闻有假,森*晚*整*理他早已醒了?又或者,他根本从来就没有重伤昏迷过,只是一直在此隐居?”
庄澜见他入鷇,有意继续引导。
还未说话,又听黑衣人道:“不对!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光顾无心苑,为何从没传出舟多慈尚还清醒的半点风声?”
庄澜哼笑了一声,阴恻恻道:“只有活的人才能往外传消息。”
言外之意,那些人都被灭口了。
凌原翻了个白眼,心说这小子装腔作势还挺像回事,但是大敌当前,强忍着没去拆穿。
黑衣人身上当真起了一层冷汗。
舟多慈则是捏了把冷汗。“平安,你明日出府,看看周边还有没有宅子,买上两座,能买大点就买大点。”
平安不太明白,“公子要买宅子做什么?”
舟多慈:“你且先买下,作用日后我再同你说。”
平安:“是。”虽然容知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呆不久,但容初弦还是很认真地对待这一份皇帝工作,眼下的殿试便是送上来的机会:新科进士,是他挑选人才的最好时机。
见皇帝专心,殿内的动静被压制至无,来往的宦官也轻手轻脚,为侧殿的诸位大人和殿内的贡生送上热茶与点心。
首辅与次辅皆立于容初弦下首,方便解答小皇帝的疑惑。
容初弦接连看了几份,不甚满意,倒不是说写得不好,而是由于自身认知和时代的局限性,往往写得不够深入,只流连表面。终于翻到最后一份廷试卷,他没看前面的策论,而是直接看最后一篇。
“今屯田者,主于卫所军人,不可易为民籍!③”
开篇戳中了容初弦的心事:太祖开国后固定了百姓户籍,不可轻易变换,祖先当兵,后代继续当兵;祖先学医,后代继续学医,不能轻易参与科举。初期还好,百年下来,积弊甚重,也是他计划更改的一部分。
文章思路顺畅,虽未容着说取消户籍制度,不过倒是提供了不少可代替的思路,有些想法比较稚嫩,但不失为一篇好文章。
他看完后,又去看了文章署名,轻笑一声:“朕记着贺屏是西宁府的解元?”
卜祯回答:“正是,如今又是会试的会元,已经两元加身。”
“既如此,朕便点他为状元,来个三元之喜。”
容初弦心情不错。他叫阚大伴转述,让西宁府的学子好好考,殿试也会稍微抬举一下:比如二十名抬到十五名这种,从上至下,看清新帝对西宁府的态度,防止以后再出现这种“歧视”情况。
但没想到贺隋光这么争气,直接锁定前三甲,写得内容也符合他的心意。既如此,直接叫此人当他登基后的第一个三元。
“贺喜陛下,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满堂诸客尽皆下跪,口呼万岁。
本朝只在开国时点过三元,古往今来,不过寥寥十人,可称祥瑞。新帝登基不过一月,便能点中三元,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预示,就算心怀不满者,也不会在此刻贸然出口。
本次会试的疑点逐渐烟消云散:贺三元在会试时写出极佳的文章,又被皇帝钦点为状元,难不成能在会试落榜?
不论背后的真相如何,小皇帝已经盖棺定论:主考在记名时出了错,与呈上的奏疏有出入,发现差错后立即更改,与舞弊绝无关联。
内阁乃至尚书均站在了小皇帝这一边。
容初弦又选了两份,依次点了前三甲,后续排名则是由内阁决定。
殿试结束后,一众新科进士由金吾卫带领,依次离开谨身殿,唯有贺隋光,在离开大殿时往后看了一眼,只见到高台之上,帝王隐隐绰绰的身影,一闪而逝。
依照惯例,殿试廷卷均是要送往文渊阁存放,若是各部看了新科进士的廷卷后,对文章内容感兴趣,也可提前邀请该进士入部观摩。
理所当然,贺隋光的廷卷受到了广泛关注。
容初弦觉得贺隋光的想法不算出格,甚至说道他心坎里;内阁则是认为,小皇帝会喜欢这样“新异”的观念,想给他培养心腹;而对于其他人来说——
想要更改户籍制度,就是大大的不妥!
只是这次,他们不准备再将奏疏送往内阁了。
为期十天的“试课”终于结束,最后负责入宫教导他的帝师有好几位,如国子监司业、翰林院学士等,若有空闲,内阁及六部尚书,都会为小皇帝授课。
除帝师外,又从翰林中挑选了若干位侍讲及侍读,专门为容初弦讲经读史。
平安跟在他身边学习管家,倒不是什么难事,事事都有舟多慈监督,舟昶做老师,即便收回了管家权利,舟昶依旧是府上挂名的管家,既是挂了名,就要干该干的事情,舟多慈带着平安跟着舟昶一起学习经营生意合情合理,舟昶这些年拿了不少钱,这些也本该是他要做的。
倒是杏儿那边,舟多慈不放心把她交给林婶娘,林婶娘心机歹毒,指不定要怎么收拾杏儿,况且杏儿才从她手里拿走了五百两银子,林婶娘必然把杏儿当作眼中钉肉中刺。
对付林婶娘和舟昶得用完全不一样的方法,舟昶是个读书人,他要面子,时刻都要保持自己读书人的清高,林婶娘就不一样了,逼急了是真的会发疯。
舟多慈想了一日,思前想后终于想出了一个一箭三雕的好计谋。
她将杏儿招至书房。
杏儿还以为公子是要教她继续识字,拼音她已经全都认识了,公子每日都给她写二十个字,她现在已经能认不少字了。
舟多慈递给杏儿一袋银子:“你今日出府去,给自己多做些衣裳,买些漂亮的首饰胭脂。”
杏儿不明白,“买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